当前位置首页>详细信息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从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看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817

铁矿石作为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对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压舱石作用。

近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聚焦高质量建设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钢铁原材料保供稳价等热点议题,通过政策解读、形势分析,就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如何实现安全健康可持续提出相关路径建议。

国内铁矿石需求将长期居高

作为钢铁工业的“粮食”,铁矿石占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50%左右,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影响很大。稳定健康的原料供给,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但在全产业链中,国产铁矿普遍“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资源仍颇为依赖海外进口,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底气不足,“卡脖子”问题长期存在。

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估算对外依存度为78%左右。然而,自2019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上涨,特别是2020年后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在金融炒作等诸多因素推动下,进口铁矿石价格不合理大幅攀升,使得我国铁矿保障结构性失衡问题凸显。


西鞍山铁矿区建成后的效果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指出,我国已经站在世界钢铁生产第一线,钢铁强国正在努力实现,但是没有资源强国的保障和支撑,钢铁强国的基础就不会稳固和牢靠。

“中国铁矿石需求未来较长时期仍将处于高位水平,对外依存度高是常态。”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在论坛上对中国铁矿石整体供需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进口矿将长期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战略保障。

据了解,为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原料供给结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关于实施“基石计划”、提升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的建议》,从海外矿、国产矿和废钢等铁资源三大来源入手,切实改变我国钢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短板问题。按照“基石计划”,预计用2-3个“五年计划”切实改变我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力争到2025年,实现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

目前,国内铁矿项目审批明显加快,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部分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骆铁军强调,钢铁工业和铁资源产业处于基础原料的上下游,两者密切相关。我国钢铁强国正在努力实现,但资源强国仍然任重道远。要努力在资源开发方面形成共识、携手推进,使钢铁产业链变得更加协调、更加健康、更可持续。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基石计划”国内铁矿开发、海外资源开发以及扩大废钢应用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快铁矿项目建设完善“自身供血”系统

国内铁矿投资、铁矿石产量波动徘徊,远远不能满足钢铁行业发展需要。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突出问题。

来源于:中国矿业报


Copyright (C) 2015 版权所有:山东联创矿业设计有限公司  ICP备案:鲁ICP备14017012号 关于我们 | 办事指南 | 服务中心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