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如何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5/10/30 浏览次数:22
非煤矿山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核心在于将安全理念贯穿于矿山从规划建设到生产运营,直至最终关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反思的闭环管理。
下面这个表格梳理了全过程各核心环节的安全管理要点,可以帮助大家快速建立一个整体框架。
| 管理环节
|
核心目标
|
关键措施举例
|
| 源头准入与规划
|
|
严格矿山安全行政许可和源头管控;推进矿山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在矿权设置阶段进行跨部门协同审查。
|
|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
|
构建以标准化为统领的"一统四抓"体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安全总工的技术决策权和指挥权;抓牢"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推动一线岗位员工规范操作。
|
| 生产过程动态管控
|
|
推行"互帮、互查、互学"模式,让企业总工程师交叉互检;实施"动态管控与静态整治并重"的标准化策略;针对特定问题制定"一巷一策"专项方案;量化学习与现场检查结合,促使管理人员下沉一线。
|
| 精准监管与执法
|
|
实行"一矿一策一专班"机制,深度介入;制定"一矿一清单",挂图作战,压实责任;创新建立"四维穿透式"监管体系,实施重大隐患"双交办、双督办"机制。
|
| 技术革新与应急保障
|
|
加快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运营;建立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行动态监测;提升矿山应急救援能力。
|
全过程管理的实践要点
要确保上述体系有效运转,而非停留在纸面,你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实践要点:
1.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到“主动”:鼓励企业建立内部安全文化,例如巴南区的“互帮、互查、互学”模式,就有效推动了企业从“被动迎检”转向“主动治理”。企业自身也应立足“大安全”理念,将安全管理融入生产全流程,构建主动防控体系。
2.确保监管与服务的“精准化”:监管不能“一刀切”。泸县推行“一矿一措施”监管机制,要求企业根据自身风险特点制定个性化防控清单,实现了精准开方、对症下药。同时,可以创新“政府搭台+专家把脉+企业整改”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3.实现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对所有发现的隐患,都必须实行“排查-整改-验收-复盘”的闭环管理。具体可以借鉴沙湾区的“隐患整改台账销号制”,确保整改率100%,或江口县的做法,对隐患下达整改指令,并区分现场整改和限期整改。
总结
非煤矿山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承担起主体责任,建立内部严密的管理体系;同时,也依赖政府监管部门的精准指导和执法。最终目标是筑牢安全防线,实现从“被动监管”向“主动履责”的深刻转变,从而真正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