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细信息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光明日报评论:以考核巡查为契机 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发表时间:2025/11/28 浏览次数:6

近日,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正式启动。11月至12月,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各地和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这是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的安全生产“年度大考”,彰显了中央深化考核巡查的坚定决心,不断提升考核巡查质效,以查督责,也为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若不能及时排查消除这些苗头、控制安全隐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带来巨大危害。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底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能有丝毫疏漏。安全生产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突破,不仅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会动摇社会稳定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安全生产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强调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2021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压力传导机制,构建起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管和防范机制,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的总死亡人数首次降至2万人以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首次降到个位数。
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依然存在。在“十四五”收官之际,首次以中央名义推进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是对过去安全生产成效的集中检验,更是对未来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指引,承载着护航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措施更加有力,方法更加科学,问责也更加严格。
此次考核巡查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为核心,重点核查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履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年内发生重特大事故以及较大事故明显上升的行业领域、群众反映和职工报告问题隐患线索等情况,抽查前三季度明察暗访反馈的问题隐患整改落实和系统治理情况。通过考核巡查这些事项,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隐患排查行动落实落细,让安全漏洞无处遁形。
在考核巡查启动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通过互联网、电话、信件等途径,受理了群众反映和职工报告问题隐患线索,包括涉及安全生产相关的重大问题隐患、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等,做到查前有数。在考核巡查过程中采取座谈问询、明察暗访、调阅重点资料、约谈会商、个别谈话、专家指导服务等方式开展工作,深入一线查找真问题、发现真隐患,掌握真实情况。此次考核巡查还将“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贯穿全过程,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高考核巡查质效。
核查是手段,不是目的。以考核巡查为契机,用好考核巡查结果,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反思考核巡查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举一反三、逐项整改,推动整改一项隐患解决一类问题。聚焦普遍性、苗头性问题,抽丝剥茧、找准症结,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能力和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根基。公开曝光年度考核巡查过程中查办的典型案例,并按照《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相关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问题严肃追责。同时,针对地方存在的问题追溯到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解决问题,着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培,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Copyright (C) 2015 版权所有:山东联创矿业设计有限公司  ICP备案:鲁ICP备14017012号 关于我们 | 办事指南 | 服务中心 | 联系方式